海岱考古丨山东省历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②
发布时间:2023-07-07 19:17:02 来源:大众日报

近年来,山东持续擦亮“海岱考古”品牌,全省累计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1次、项目24项。一起回顾1996年—2002年山东5次、5项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重要成果。

山东长清西汉济北王陵

获奖年度:1996年


(相关资料图)

时代:西汉

发掘单位:原山东省文物局

该墓位于济南市长清区归德街道双乳山山顶上。1995年10月至1996年7月对双乳山1号汉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取得丰硕成果。该墓于1996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0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根据残留的部分封土推测,封土原为覆斗形,高约12米以上、底边约65米。墓葬可分为正藏和外藏两大部分。1号墓出土的随葬品达2000余件,种类主要有铜器、玉器、漆器、铁器、陶器、金饼、钱币、车马器具和家畜家禽等,主要出土于正藏椁与外藏椁之内。1号墓内共发现大车3辆,小车2辆。除1辆小车放在正藏椁的北边厢外,其余均放在外藏椁的南部。另有马7匹单独放在外藏椁的偏西侧,不在驾车位置。

双乳山1号墓中出土的文物与满城中山靖王墓等在种类和形制上均相近,结合文献记载,应为西汉济北国的王陵。根据出土文物和文献记载推测,1号墓的主人应是西汉济北国最后一代王刘宽。

双乳山1号墓未被盗扰,随葬品、棺椁未经扰动,加之其规模宏大,出土文物丰富,埋葬制度清楚,对汉代诸侯王墓的考古学研究无疑提供了重要资料。

山东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窖藏

获奖年度:1996年

时代:北朝、隋唐时期

发掘单位:青州市博物馆

遗址位于青州市城区西南部,现存遗址核心部分,东西150米,南北200米,总面积约30000平方米。1996年10月,在遗址北部发掘一大型佛教造像窖藏。2010年9月,对遗址进行了详细的勘探,初步确认了寺院的东墙和东南门,发现确认寺院中轴线三座主体建筑基址,基本揭示了遗址的建筑布局。2013年,该遗址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窖藏中遗物以各类材质佛教造像为主,大致按上、中、下三层排列摆放,有少量坐姿造像呈立式排放。经室内整理拼对,辨认出各类材质造像629 件。出土文物中约60%为北齐时期,35%为北魏、东魏时期。窖藏出土其他遗物有:宋代佛顶尊胜陀罗尼石经残幢3件、石塔1件、货币142枚、灰陶盆1件、白釉碗1件、瓦当一宗等。

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窖藏出土文物数量之多,造像之精美,贴金彩绘之完好,为我国佛教考古史上所罕见。先后被评为199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山东章丘西河遗址

获奖年度:1997年

时代:后李文化

发掘单位: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西河遗址位于章丘区龙山镇龙山三村西北500米处,东距龙山文化命名地——城子崖遗址约1600米,坐落在巨野河的支流——西河东侧,属典型的河旁台地遗址。遗址现存面积10余万平方米,包括后李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隋唐和清代遗存,以后李文化遗存最为丰富。该遗址于1997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01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后李文化遗存最为丰富,其中房址是最重要的部分,三次共发掘31座,皆半地穴式,保存较好,极少发现柱洞。按照形状、面积可分为两类:第一类为大房子,平面呈圆角长方形,面积一般25~50平方米,个别达70余平方米,居住面可分为居住区、烧灶区、活动区和器物摆放区。第二类为小房子,平面有的为圆角长方形,有的呈不规则圆形或椭圆形,面积一般10~20平方米,有些房内地面存有大量陶片。此类房子填土为较纯净的浅灰褐土,出土物较少。

据已有的碳十四测年数据,后李文化的绝对年代在距今8400~7700年之间,上限可能已经达到9000年,下限延续到同北辛文化早期年代衔接。后李文化延续时间可能达到1500~1800年。章丘西河遗址因发现了丰富的后李文化遗存而闻名,对研究后李文化、完善山东地区考古学文化谱系、聚落考古等都具有重要学术意义。

山东章丘洛庄汉墓陪葬坑和祭祀坑遗址

获奖年度:2000年

时代:西汉

发掘单位:济南市考古研究所

遗址位于济南市章丘区枣园街道洛庄村西约1公里处。1999年6月,取土时发现青铜器陪葬坑,2000年对除主墓室之外的陪葬坑和祭祀坑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据出土封泥“吕大官印”“吕内史印”等,以及《史记》《汉书》等历史文献记载,应为西汉初期吕国国王吕台墓,下葬于公元前186年。该遗址于2000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15年6月被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陪葬坑大体可分为6类:出行依仗类、兵器类、仓储类、饮食起居类、乐器类、牺牲类。分布于封土中的祭祀坑共计19座,主要位于墓室的西部,绝大部分为“甲”字形。

出土文物3000余件,有些属首次发现。发现“吕大官印”、“吕大官丞”、“吕内史印”、“吕大行印”等封泥30件。5号坑共出土铜器计有鼎、盆、勺、甑、釜、量器、权等, 另外还发现数件铁炉。9号坑共出土纯金、鎏金、青铜、铁质、骨质等马具与马饰计300余件。11号坑共发现3辆实用马车。14号坑可见乐器类达140余件组,编钟一架。此外,在16号和36号坑发现的泥俑兵士方阵也较有特色。

洛庄汉墓虽然主墓室未发掘,但已显露出其较多的特点,不同层次的陪葬坑和祭祀坑的埋葬方式,在其他王陵中属少见之例。发现的多种文物组合,说明这些陪葬品的来源极为广泛,对于认识汉初的文物制度具有极为重要的学术价值。

山东日照海曲汉代墓地

获奖年度:2002年

时代:汉代

发掘单位: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墓地位于日照市西郊西十里铺村西南约1.5公里。这里是一片低矮的丘陵,地势高低起伏,浅薄的土层之下即为疏松的岩石层。就在这片瘠薄的土地上,却散布着一些大大小小的封土堆,其中东西并列的两座较大的封土,当地民众俗称为“王坟”和“娘娘坟”。该墓于2022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15年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2年,为配合同三高速公路建设工程发掘,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了发掘工作。本次发掘工作共发掘三座封土,清理墓葬86座,另在封土之外清理了6座墓葬残底。三座封土呈“品”字形分布。所有墓葬均属中小型墓葬,大部分属于两汉时期,个别墓葬可能晚至魏晋时期。

除少数墓葬曾被盗掘或破坏之外,大部分墓葬保存较好,出土随葬品丰富。随葬品有漆木器、陶器、铜器、玉器、石器、铁器、丝织品、竹简等计1200余件。

海曲墓地的发掘是山东地区汉代考古一次重要的考古成果,具有重要研究意义。一是在同一座封土之中埋藏十余座至数十座墓葬的现象为山东地区汉代墓地的首次发现。二是大部分墓葬保存较好,特别是部分木椁墓,棺椁保存完好,结构清晰,形式多样。三是出土了大量精美的漆木器和丝织品,其数量之多、种类之齐全、制作之精湛、纹饰之精美,是山东地区的首次发现,也是我国北方地区漆木器最重要的一次发现,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依盟 报道)

标签: